欢迎您访问宁夏叛逆孩子学校!

教育局监管 正规办学

学校教育局监管、正规办学,办学许可、
食品卫生、消防资质一应俱全,各部门
都有备案,正规做教育,家长更放心。

全封闭式 军事化管理

学校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老师教官
学生同吃同住,学校全年无休假,全
托教学,培养孩子纪律意识。

远程监控 家长监督教学

学校开设24小时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孩
子入学,家长手机下载远程监控APP软
件,可实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
教育新闻 分类
中美日韩:网络时代的亲子关系——最难改变的不是孩子......
发布日期:2022-05-31 浏览次数:

中美日韩:网络时代的亲子关系——最难改变的不是孩子......(图1)

最难改变的不是孩子

——这是学习革命的时代

对家庭教育极具挑战性

2018-10-27

在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看来,今天的年轻父母以70和80后为主体,大都是网络高手,教育孩子使用网络会轻车熟路。而大数据告诉我们一个惊人的事实,年轻的父母也正在落伍。

中国教育家陶西平有个说法很形象,网络时代既是“天涯若比邻”,也是“比邻若天涯”。

四国比较研究发现,中国中小学生与父母交流不足,原因何在?调查显示,唯有中国中小学生与父母(监护人)交流的首要话题是学习,而其他三国是学校的事,而且选择率最高。

据中国妇女联合会2015年发布的《第二次中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不了解孩子的想法”的父母占30.3%。“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的父母占47.4%,成为家庭教育四大困难之首。79.4%的父母上网,其中35岁及以下的父母上网率83.2%,但他们表示:“孩子比我强”的占46.1%;“孩子跟我不相上下”的占18.3%,合计超过六成。中国父母对于孩子上网怀有恐惧,恐惧什么呢?影响视力与健康66.8%;疏远人际关系和家人关系44.7%;交友不当37.5%;没有分辨能力36.3%;耽误学习影响成绩34.9%。父母们这些担忧不无道理,但可能导致对网络妖魔化,或者简单粗暴地禁止孩子使用网络,并且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慧社会到来了。智慧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更为高级的社会形态,而智慧社会更加网络化和智能化。这是一个巨变而伟大的时代,是真正的学习革命的时代,是个性化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对家庭教育极具挑战性的时代。父母们最好的对策就是与孩子一起成长,既要给孩子做出榜样,也要睿智地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

最难改变的不是孩子的习惯,而是父母的习惯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教育孩子,还要改变父母自己。面对网络的强大诱惑,最难以改变的往往不是孩子的习惯,而是父母的习惯。网络时代当然可以娱乐,但如何处理娱乐与学习的关系,如何学会探索与创新,正是父母需要为孩子做出榜样的关键。

善于向孩子学习,积极促进代际沟通

网络时代是代际冲突激烈的时代,但是,如果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尤其是如果善于向孩子学习,就极有可能成为改善亲子关系的巨大机遇。关于这一点,做得越好亲子关系越好,做得越差亲子关系越差。

社交网络更便于父母与子女进行沟通。四国比较研究数据显示,四国中小学生中有超过半数学生愿意对父母公开个人状态与空间。中国学生中有68.3%、美国学生有51.5%、日本学生有38.2%、韩国学生有32.5%把社交网络发布的状态对父母公开。可见,中国学生在社交网络向父母或监护人公开个人状态的比例最高。

然而,四国比较研究数据显示,80.6%的中国学生认为“父母(监护人)理解我”,选择率在四个国家中最低,韩国、日本和美国依次为93.3%、89.0%和86.8%,分别比中国高12.7、8.4和6.2个百分点;71.5%的中国中小学生表示“父母(监护人)听我诉说烦恼”,选择率在四个国家中也是最低,仅有七成,韩国、美国和日本依次为91.0%、88.4%和86.7%,都在八九成左右,分别比中国高19.5、16.9和15.2个百分点。

学习是中国、日本和韩国三个国家亲子冲突最集中的方面,中国的选择率最高,是唯一过半数的选项,体现亚洲国家学习压力较大的现实。此外,观点分歧是中国学生亲子冲突较为集中的方面,穿着打扮、交友、个人隐私则分别是美国、日本和韩国中小学生亲子冲突较为集中的方面。

没有信任就没有密切的亲子关系,更谈不上良好的教育。有些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等成年人不能客观看待网络,潜意识里认为只要孩子上网就是在玩游戏,因此将网络使用污名化。这说明父母(监护人)对网络存在思维定式,认为网络就是玩具不是工具。例如,有时孩子使用网络只是在查一些学习资料,但是会被父母(监护人)误会为玩游戏,从而引起亲子矛盾。在这方面中国父母(监护人)尤其敏感。

注重生活教育,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代替单调贫乏的生活

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斯滕伯格教授的著名观点是,实践智力是不可缺少的三大成功智力之一。

网络学习固然重要,但家庭及家庭教育不能以网络为中心而要以生活为中心。预防孩子网络成瘾有两个法宝,一是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代替单调贫乏的生活,二是以成功与幸福的体验代替失败与痛苦的体验。(《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

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

网络时代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标,依然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最基本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养成良好习惯。其中,较为重要的学习习惯有阅读、写作、实践、质疑、选择等。按照哈佛兰格教授倡导的专念理论,即最具创新能力的人有三个特点,一是随时随地注意事物的变化,二是注意新的知识,三是注意新的视角。显然,这是网络时代的学习极为需要具备的三个能力,也是个性化发展的标志,而这些都是质疑与选择习惯的体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网络时代,你和孩子关系紧张吗?

执笔人|孙宏艳、张旭东

(2018年10月27日06版)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家庭中的迅速普及,传统的亲子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时代的亲子关系正处于解构和重塑的转型阶段。不久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新家庭教育研究院联合美国、日本、韩国的研究机构,开展了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比较研究。27日,在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2018家庭教育学术年会(苏州)上,课题组正式发布了《中美日韩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对比研究报告》。在此,我们结合报告,约请专家共同探讨网络时代的亲子关系该如何构建。

样本介绍——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和初一、初二在校学生,4170名中国中小学生、2017名美国中小学生、2272名日本中小学生和1936名韩国中小学生完成了调查问卷。其中,中国在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四川省成都市、湖南省常德市、辽宁省辽阳市、陕西省宝鸡市6个城市进行了问卷调查。

唯有中国学生与父母交流的首要话题是学习

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更多地以言语交流的方式与父母互动。亲子交流具有日常性,交流频率对亲子关系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平时经常和父母(监护人)交流的中国学生只有57.7%,而日本、美国、韩国依次为81.7%、81.0%和79.0%,都比中国高二十多个百分点。可见,中国学生与父母交流频率不足。数据同时显示,唯有中国学生与父母(监护人)交流的首要话题是学习,而其他三个国家是学校的事。

中国学生与父母(监护人)平时主要交流的话题排前五位的是学习方面的(71.8%)、学校的事(69.6%)、自己的兴趣爱好(35.4%)、朋友的事(31.7%)和自己的将来(31.6%)。美日韩中小学生与父母(监护人)平时主要交流的话题排前五位的与中国相同,但顺序不同,美国排前五位的依次是学校的事(58.4%)、自己的兴趣爱好(42.5%)、朋友的事(40.1%)、学习方面的(38.1%)和自己的将来(27.7%),学习方面的事在中国排第一位,在美国排第四位,中国的父母显然比美国父母重视学习方面的事。日本依次是学校的事(76.7%)、朋友的事(52.3%)、学习方面的(42.3%)、自己的兴趣爱好(34.7%)和社会上的事(27.1%),韩国依次是学校的事(83.6%)、学习方面的(53.4%)、朋友的事(48.1%)、自己的兴趣爱好(44.0%)和社会上的事(26.4%)。相比中国和美国,日本和韩国的父母更多地与子女交流社会上的事。

中国学生与父母发生冲突最多

亲子冲突是亲子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指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对抗或对立,冲突根源是互不认同。调查显示,中国学生与父母(监护人)发生冲突最多。最近半年,17.9%的中国学生和父母(监护人)没有什么冲突,选择率在四国中最低,日本、韩国和美国依次为28.0%、25.0%和24.4%,分别比中国高10.1、7.1和6.5个百分点。

最近半年,55.8%的中国学生在学习方面与父母(监护人)发生过冲突,是中国学生与父母(监护人)发生冲突的最多的方面。中国中小学生与父母(监护人)发生冲突较为集中的方面还有:生活习惯(43.8%)、家务事(25.6)、上网(25.2%)、对事物的想法或看法(21.1%)。美国中小学生与父母(监护人)发生冲突比较集中的前五方面分别是:家务事(40.1%)、学习(36.1%)、生活习惯(30.6%)、穿着打扮(20.7%)、花钱方面(20.0%);日本中小学生与父母(监护人)发生冲突比较集中的前五方面分别是:学习方面(43.4%)、生活习惯(39.9%)、家务事(30.7%)、花钱方面(怎样花钱、买什么等)(20.8%)和交朋友方面(交什么样的朋友、与朋友做什么等)(19.4%);韩国中小学生与父母(监护人)发生冲突比较集中的前五方面分别是:学习方面(44.7%)、生活习惯(42.4%)、上网方面(31.1%)、隐私方面(26.4%)和家务事(23.8%)。

2、

中国学生愿意在社交网络向父母公开个人状态的比例最高

社交网络更便于父母与子女进行沟通。数据显示,两成多(20.2%)学生经常用社交网络与父母沟通,有时用社交网络与父母沟通的比例为三成多(31.8%),合计超过半数学生使用网络与父母聊天。

比较发现,日本和中国学生经常使用网络的比例更高,分别为22.3%与21.9%。有时使用社交网络与父母聊天的比例,中国最高(41.9%),其次是韩国(39.4%),而日美学生有时使用比例不高,均为一成多。合计计算,中国学生有63.8%用社交网络与父母聊天,韩国学生有57.8%用社交网络与父母聊天,在四国中位居第一二位。

数据可见,美国学生从来不使用社交网络与父母聊天的比例最高,接近半数(49.7%),其次是日本(46、0%),均比中国高30多个百分点。

本次调查发现,有72.0%的日本学生没有在社交网络发布过个人状态,其次是韩国学生(44.2%)、美国学生(36.4%),而中国学生没发布的比例为34.9%,在四国中比例最低。这说明中国中小学生使用社交网络发布个人状态比较普遍,比例已经超过六成,其次是韩国学生,使用个人空间也超过了半数,而日本学生则很少发布个人状态,仅有不足三成中小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个人空间。

调查还显示,在社交网络发布过个人状态的学生中,向父母公开的比例为52.9%,这说明总体来看四国中小学生中有超过半数学生愿意对父母公开个人状态与空间。四国比较发现,中国学生中有68.3%、美国学生有51.5%、日本学生有38.2%、韩国学生有32.5%把社交网络发布的状态对父母公开。可见,中国学生在社交网络向父母或监护人公开个人状态的比例最高,接近七成,而韩国学生公开个人状态的比例最低,仅三成多。

中国父母把孩子上网查资料当作玩游戏的比例最高

有些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等成年人不能客观看待网络,潜意识里认为只要孩子上网就是在玩游戏,因此将网络使用污名化。这说明父母(监护人)对网络存在思维定式,认为网络就是玩具不是工具。例如,有时孩子使用网络只是在查一些学习资料,但是会被父母(监护人)误会为玩游戏,从而引起亲子矛盾。

在这方面中国父母(监护人)尤其敏感。数据显示,父母(监护人)误会孩子的比例,中国为57.5%,美国为39.7%,日本为34.4%,韩国为49.6%。可见,中国父母比其他三国高8~23个百分点;而经常产生这类误会的比例,中国父母也是最高的(17.5%),比其他三国高5~7个百分点。

3、

中国父母专注与孩子交流的比例最低

父母的表情、肢体语言和话语回应是亲子交流中重要的构成部分,表现父母与子女的对话是否真诚平等,直接影响亲子交流的效果。

数据可见,57.8%的中国学生表示和父母(监护人)讲话时,他们经常很专注地听,在四国中比例最低,韩国、美国和日本依次为81.7%、63.1%和58.3%,分别比中国高23.9、5.3和0.5个百分点;34.9%中国学生父母(监护人)有时很专注地听,在四国中比例最高,日本、美国和韩国依次为34.7%、27.8%和15.5%,分别比中国低0.2、7.1和19.4个百分点。韩国学生的父母与孩子交流时最专注,其次是美国,再其次是中国和日本。

当孩子想和父母(监护人)说话时,5.2%的中国父母(监护人)经常以没时间、现在很忙来回应,日本、美国和韩国也分别有6.5%、6.5%和2.1%的父母经常这样找借口搪塞孩子的交流要求。有时这样做的父母比较多,日本有33.5%,其次是中国,有29.1%,美国和韩国分别有22.2%和20.2%。

此外,休闲活动可以促进亲子互动并提高家庭生活品质,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对于日常性的亲子活动来说,内容和频率都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数据显示,经常和父母(监护人)一起做家务、一起运动和一起读书的中国学生最多。经常和父母(监护人)一起出去买东西、游玩、一起看电视和一起上网(查资料、玩游戏、看视频等)的中国学生最少。72.1%的中国学生经常与父母(监护人)一起过生日,在四国中比例最低,日本、美国和韩国依次为88.5%、87.1%和83.1%,分别比中国高16.4、15.0和11.0个百分点。

搜索标签:

本站关键词:宁夏孩子厌学教育学校,宁夏封闭式学校,宁夏孩子管教学校,宁夏少年封闭式学校,宁夏青少年管教学校,宁夏青少年特训学校,宁夏青少年教育学校,宁夏戒网瘾学校,宁夏军事化管理学校,宁夏青少年行为矫正学校,宁夏青少年叛逆学校,宁夏叛逆孩子学校
Copyright © 2012-2024 宁夏叛逆孩子学校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SITEMAP.XML   网站地图 SITEMAP.HTML TAG标签